●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职务太尉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
●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职务:太尉
贾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军事集团的重要谋士。和这一时期的其他谋臣不同,智慧过人的贾诩最大的特点一是用计狠辣,不顾大义;二是善于谋身,信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较晚投靠曹操的谋士,他屡立战功,深得曹氏两代君主的赏识;另一方面他退无私交,避免了曹氏的疑忌。陈寿说他是张良、陈平一样的智慧之士,真是名至实归。
原文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乃西攻长安。语在卓传。后诩为左冯翊,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等亲而惮之。会母丧去官,拜光禄大夫。、汜等斗长安中,复请诩为宣义将军。等和,出天子,护大臣,诩有力焉。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遂去讬煨。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而外奉诩礼甚备,诩愈不自安。
译文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人。他年轻的时候默默无闻,只有汉阳人阎忠特别看重他,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奇才。后来,贾诩被举荐为孝廉,任郎官。因为得了场病,他辞去了官职,向西返回故乡。到达汧县的时候,他遇上了反叛的氐人,同行的几十人都被氐人抓住了。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活埋我,我家里一定会拿很多钱来赎我。”当时朝中的太尉段颎,曾经在边境做过多年的大将,威震西方,所以贾诩借他的名号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死他,和他立下盟约就放他走了,而其余的人都被杀掉了。贾诩实际上并不是段颍的外孙,但他能够随机应变,这本是他的优点,这件事就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董卓进入洛阳后,贾诩以太尉掾的身份担任平津都尉,后来又升为讨虏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驻守陕县,贾诩在牛辅的部队里任职。董卓被杀,牛辅也死于非命,众人都非常恐慌害怕,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想要解散队伍,逃回故乡。贾诩对他们说:“我听说长安城里正议论要把凉州人全部诛杀,而各位单独行动,即便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捉住。不如我们率众西进,沿途收集士兵,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事情成功,就以国家的名义征讨全国,如果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众人都认为他说得对。李傕等人这才率军向西攻打长安。后来贾诩担任了左冯翊的职务,李傕等人觉得他功劳大,想封他为侯,贾诩却说:“我出的不过是救命的计策,哪有什么功劳啊!”贾诩极力推辞,最后也没接受。李傕等人又让他做尚书仆射,贾诩推辞说:“尚书仆射是官员的师长,为天下人所瞩目,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威望,恐怕不能让众人信服。如果我贾诩在荣誉利益面前昏了头,这对国家就是大大的不利了!”李傕等人于是改授贾诩尚书的官职,让他主管选拔官吏的事务,他也做了很多好事,李傕等人对他又亲近又忌惮。适逢贾诩的母亲去世,贾诩就辞去了官职,改授为光禄大夫的虚衔。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城里夺权夺利,李又请贾诩担任宣义将军。在使李傕等人停战和好,放出被扣留的天子,保护大臣等事情上,贾诩都出了大力。天子被放出后,贾诩交还了官印绶带,再次弃官不做。这时将军段煨驻扎在华阴县,他和贾诩是同郡的老乡,贾诩于是离开李傕投奔了段煨。贾诩在段煨的部队中很有威望,段煨非常害怕贾诩夺了自己的兵权,但表面上对待贾诩却礼节周全,贾诩察觉到了这一点,内心非常不安。
- 衣服总变黄?恢复洁白亮丽有办法![图]
- 夏公孙宿前往晋国五月辛酉日夫人姜氏去世秋八月癸未日安葬我小君[图]
- 后人指焦将续娶之女子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图]
- 尽瘁竭尽劳苦溯,源汉朝末年曹操、孙权、刘备技压群雄分别改号立[图]
- (二)离间破势各个击败一旦发现敌方同其友军互相利用或是互相联[图]
- 囿(yòu)拘限 宿守 草莱杂草指耕耘等农事比[图]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作者简介】王籍字文[图]
- 用典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呆若木鸡当代·陈世旭《小[图]
- 谢奕性子粗暴倔强曾因一件事情与王述彼此意见不合就去责备王述任[图]
- 《革》卦告诉我们变革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变革也要讲方法一要顺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