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雄才大略颇有作为亲掌国柄后屡兴伐齐之师杨坚从驾征讨始建
周武帝雄才大略,颇有作为。亲掌国柄后,屡兴伐齐之师。杨坚从驾征讨,始建军功,历官定州、亳州总管,攻灭北齐后,进位柱国。
周武帝壮年病卒,太子即位,是为宜帝。周宜帝荒淫无道,朝野震怖。他在即位一年后,突然荒唐地禅位给只有几岁的儿子,自己仍然亲掌朝政,自号天元皇帝。其时杨坚特别注意礼贤下士,位望甚隆,引起主上的猜忌。天元帝曾怒气冲冲地对杨后说:“我一定要族灭你们全家!”一次,他果然召见杨坚,先命左右侍卫说:“如果见到隋国公面有怒色,你们就给我推出去斩了。”不料杨坚进见时,任由君王百般指责,仍神色自若,恭敬以对,皇帝竟然抓不到半点把柄,只得作罢。周武帝本来对杨坚深怀猜忌,指望儿孙能有出息,控制朝政,以防杨坚篡权,无奈生儿不肖,无力遏制杨坚实力的膨胀。
大象元年()月,年方岁的周宜帝突然暴卒。杨坚倾心交结的心腹、把持朝廷机要的大臣郑译、刘明矫改诏令,使杨坚以国丈之亲,入朝摄政。杨坚轻松地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
杨坚擅权,引起北周诸王和诸将的普遍不满,杨坚分别加以处置。他逐一平定叛乱,放手诛杀北周宗室,排斥异己。
公元年月,杨坚迫使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史称隋文帝。
隋文帝即位伊始,便开始着手进行政权机构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开皇元年()月,他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六官制度,在汉、魏、北齐官制的基础上,设立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作为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与内史省长官内史令、门下省长官纳言同为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共同参议国家大政。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民、工六曹,处理日常军政庶务。隋文帝还着手改革地方机构,废除了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实行州县两级体制,撤除了不少冗赘州县,从而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此后又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也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吏不得自辟僚佐,从而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下一步,隋文帝开始大力整顿史治,由史部每年定期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州县佐官三年一换,不得再任。地方官全部选用外地人,严防各地豪强势力为恶。隋文帝还经常对表现良好的地方官史实行奖励,对于贪官污吏,则严惩不贷。他多次下诏选求贤良,选拔门第寒微却有才能的士人充任高官,因此,隋初谋臣良将众多,各种人才齐聚,极大地提高了王朝的统治效能。
隋文帝极为重视法制的完善,开皇元年,他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定刑律颁行,成为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开皇三年()又命苏威、牛弘等人修订新律,体现出“以轻代重,以死为生”的精神。
为发展生产、增加国力,隋文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许多有益的变革。开皇年(),他颁布了关于均出和租调的新令,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解决汉末以来豪强庇民户为私属、侵夺朝廷户口的积弊,隋文帝实行“大索貌阅”利“输籍之法”,从而检括出大量隐漏户口,扩大了政府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