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首先传
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首先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国。9世纪时,朝鲜雕版印刷了《大藏经》;8世纪日本首印《陀罗尼经》,11世纪又印成了《唯识论》。印刷术向西传入阿拉伯地区。13世纪末波斯印刷了纸币,币上采用中国和阿拉伯两种文字。此后印刷术又传入欧洲,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德国南部与意大利威尼斯各自用雕版印成纸牌和圣像。欧洲使用活字印刷术首推德国人谷腾堡,他于1456年印成《四十二行圣经》。
宋英宗即位
嘉祐八年(1063)三月底,宋仁宗病逝。宋仁宗死后第二天,曹皇后决定立即召见皇子赵曙,让他即皇帝位,即宋英宗。赵曙是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因宋仁宗无后,晚年立赵曙为太子。宋英宗即位几天后,突然发病,不认识人,满嘴胡言乱语。宰相韩琦领着文武百官面见皇太后,经过商讨,下达一道诏书:宋英宗上朝听政前,皇太后暂时全权处理朝政。治平元年(1064)五月,曹太后还政宋英宗,不再处理朝政。当月,韩琦提出应对英宗之父濮安懿王、生母谯国夫人王氏等人的称呼问题作出符合礼仪的决定。治平二年四月,宋英宗命令朝廷礼仪官员讨论这一问题。司马光认为崇奉濮安懿王应按直系亲属对待,可以追封濮安懿王为大国国王。吕大范等认为天无二日,建议称呼濮安懿王为“皇伯”。两派意见相持不下,执政大臣搬出皇太后来,让皇太后直接下达一道圣旨,追尊濮安懿王为皇,其夫人为后。欧阳修亲手草拟诏书,便将这一尊号确定下来。
王安石始行新法
宋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英宗死,其子赵顼即位,是为神宗。宋神宗即位后,于熙宁二年(1069)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实行变法。熙宁二年二月,经神宗与王安石商讨,为实行变法而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变革旧法,制定新的财政经济政策,颁行新制,以通天下之利。七月,制置三司条例司建议实行均输法。均输法的实行,在“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等方面,收到一定的成效。九月,王安石改革常平仓制度,实施青苗法。青苗法的实行,在限制高利贷盘剥等方面,收到成效,朝廷也获得大量利息。十一月,宋颁布实施农田水利法,又称农田水利条约或农田水利约束。此法实行后到熙宁九年(1076),全国共兴修水利10 793处,受益民田36万多顷,公田1 915顷,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此后,尚有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等出台。
米芾画烟雨
米芾善画梅、松、兰、菊,立意新颖,形成独具特色的江南“烟雨画”。
米芾性情旷达、耿介不阿,有洁癖,酷爱怪石,才高艺广,能诗善书。米芾特别推崇五代董源的画风,主张“平淡天真”,反对“俗艳”。他晚年居江南,有感于长江两岸“云气涨漫,岗岭出没,林树隐现”的烟雨之景,创造出泼墨点染的绘画风格。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以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后人称之为“米点山水”。米芾还是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和理论家。他所著《画史》一书是中国早期的绘画鉴评著作之一。书举其生平所见的名画,评论优劣,鉴别真伪,考订谬误,标出特点,载记装裱、收藏及有关逸事等。
沈括上三仪